你的位置:世纪注册 > 关于世纪注册 >
好好吃饭才是最高级的教养——开启食育,刻不容缓
发布日期:2024-10-14 15:14    点击次数:134

——开启食育,刻不容缓

夫礼之初,始诸饮食。——《礼记.礼运》

(一)

今天之所以跟各位讨论这个话题,源于前两天我的亲身经历。那天,三位老师(其中一位是副校长)带孩子们去县城参赛,中午这群熊孩子就餐、休息表现,让人大跌眼镜,甚至有瞠目结舌之感。我们这些老师的如坐针毡,尴尬无比。

十一点彩排完毕,十一点二十分到达餐厅。你争我抢靠窗的位置,而后开始嘻哈打闹,多次制止无效,喧哗之中,网络烂梗熟练溜出,直到上菜之时才安静片刻。十九位孩子自顾自地打开餐具,向刚刚上桌的菜肴进军,可怜的三位老师们安顿好孩子之后,还在埋头找凳子,找餐具,“老师吃饭”这样的敷衍的话语一句都没有听到。

对着菜品评头论足,说着自己的吃食喜好,矫情的,卖萌的,装酷的都有,高分贝的音量招来服务员的摇头叹息。

让人无语的特写镜头来几组:

没等菜放稳,技艺高超者,如舞长矛般长驱直入,一个快准狠,大快朵颐;

大胆心细的,用扎巴过嘴的筷子,飞速把扣肉的皮剥下来,趁别人不注意,把光溜无皮的扣肉放回盘中;

有的为了吃上自己喜欢的菜,筷子翻越千山万水,只差没有把它从别人碗里扒拉出来;

更有人挑起一块略带油腻的肉,掂掂之后放下,再捡起一块,细细打量,再掂掂再放下,最后才选得比较中意的一块,夹起来送入口之后,还要把筷子横在嘴里吮一下;

更有甚者,甚至拿起筷子,敲着碗沿,唱起了歌;一边说话,一边把口水喷在某一盘菜上,让大家瞬间停筷……

其实这不仅仅是关乎饮食卫生的问题,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餐桌行为,严重影响个人形象,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,对饮食的态度和用餐习惯,可以真实反映一个人背后的家庭文化和个人的修养品位。

用世界顶级礼仪大师威廉·汉森的话来说,就是“善于观察的人,只用一顿饭的功夫,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样、你的教育背景如何。”

饮食礼仪是人生重要的必修课。“小餐桌,大社会”,孩子终将是要走向社会的,与其等到将来社会来教训他,摔打他,不如趁早教育他,培养他,练就他形成好德行、好习惯。

话说唐玄宗和太子(唐肃宗)一起用膳,唐玄宗叫太子把熟羊腿切好。太子切好羊腿后,用饼把手上的羊油擦掉了,并把饼吃了。看到这一幕,唐玄宗转怒为喜,就认定他是一个合格的皇位继承人。

用“吃饭”来表达感情,连结人与人的关系,是饮食礼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素有“礼仪之邦”美誉的中国,自古至今都极其注重餐桌礼仪文化。

从帝王将相到达官显贵,从归隐的士人至布衣平民,都十分讲究饮食的礼仪,玉盘珍馐,饕餮美味,上品佳肴,粗茶淡饭,都蒙上了一层厚重的文化色彩,可谓是博大精深。

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”,饮食首先是满足了国人的生存需求,一方面是讲究以礼待人,另一方面饮食礼俗也是表示对食物的尊敬。

《论语》、《礼记》中有不少篇目,都记载上至天子,下至庶民的饮食礼则。既包括入座、就餐礼仪,包括饮酒、喝茶礼仪。

试问,如果让你穿越回到古代,你能hold住那般繁缛复杂的餐桌礼仪吗?

(二)

作为家长,用得体的礼仪来弘扬传承餐桌礼仪文化,再以身作则,潜移默化,教给孩子用餐礼仪,刻不容缓。

《礼记·曲礼》载:“共食不饱,共饭不择手,毋搏饭,毋放饭,毋流歌,毋咤食,毋啮骨。毋反鱼肉,毋投与狗骨。毋固获,毋扬饭,饭黍毋以箸,毋捉羹,毋刺齿。客絮羹,主人辞不能烹。客歉醢,主人辞以篓。濡肉齿决,于内不齿决。毋嘬炙。卒食,客自前跪,撤饭齐以授相者,主人兴辞于客,然后客坐。”

就餐礼仪包括宴请之礼、入席之礼、用餐之礼。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,很多繁琐的用餐礼仪被淘汰、被简化了,但是餐桌礼仪如今仍然适用。现在就孩子的用餐来说说吧。

用饭过程中的礼仪可谓是整个用餐礼仪的重头戏了,有一套完整且繁杂的程序。我们就跟孩子一起来学学吧。

餐前准备

1.饭前洗手,让孩子帮着摆放碗筷、端菜。

2.让孩子邀请长辈用餐,请长辈先入座,并先给长辈盛饭、夹菜(用公共筷),让长辈先吃。家长平时就要做好示范。

3. 盛饭必须先在锅里把饭打松,盛饭宁浅勿满,不能一次盛的高出碗口,不能有团团块块。吃完再添。

4. 长辈还未动筷之前,晚辈不应自顾自地先吃起来。每上来一道菜时,请他们先动筷子,以示尊重。

5. 在家长把碗递给孩子时,孩子应双手把碗接过来,表示对长辈的尊敬。

入座礼仪

1.先请客人入座上席,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,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。

2.入座后不要动筷子,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,也不要起身走动。

3.规范坐姿。餐桌上要让孩子身体坐正坐直,保持挺拔的姿势。这样不仅好看,也有利于儿童消化。

4.进餐讲究“食不语”。进餐时忌边吃饭,边长时间高谈阔论或者大笑,因为这样很容易呛着,还影响他人进餐。更不能边嚼着食物,边对着他人说话,应该先咽下口中食物,再说话回应。

5.别人谈话的时候不要打断;请别人帮忙要客气。

6.就餐当中,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或大人打招呼。若要离开座位,应该要给大家打声招呼;先行离开餐桌,要经过家长同意。

就餐学问

1.中餐。

饭碗要端起,一手把碗一手拿餐具,不低头用嘴靠着碗扒饭,手肘不要支放在桌面上,更不能把碗搁在桌上低头扒饭。

双腿放在桌子下面,双脚尽量并齐,不可跷足,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。

2. 西餐。

餐叉送嘴边,不为食物而折腰。双脚要平放,脱鞋或叉开双腿都很不礼貌;不翘腿,不抖脚。

3.正确地使用筷子。

拿筷子的姿势要标准,位置要恰当,太高,过于无礼;太低,显得无知。如图。——开启食育,刻不容缓

夫礼之初,始诸饮食。——《礼记.礼运》

(一)

今天之所以跟各位讨论这个话题,源于前两天我的亲身经历。那天,三位老师(其中一位是副校长)带孩子们去县城参赛,中午这群熊孩子就餐、休息表现,让人大跌眼镜,甚至有瞠目结舌之感。我们这些老师的如坐针毡,尴尬无比。

十一点彩排完毕,十一点二十分到达餐厅。你争我抢靠窗的位置,而后开始嘻哈打闹,多次制止无效,喧哗之中,网络烂梗熟练溜出,直到上菜之时才安静片刻。十九位孩子自顾自地打开餐具,向刚刚上桌的菜肴进军,可怜的三位老师们安顿好孩子之后,还在埋头找凳子,找餐具,“老师吃饭”这样的敷衍的话语一句都没有听到。

对着菜品评头论足,说着自己的吃食喜好,矫情的,卖萌的,装酷的都有,高分贝的音量招来服务员的摇头叹息。

让人无语的特写镜头来几组:

没等菜放稳,技艺高超者,如舞长矛般长驱直入,一个快准狠,大快朵颐;

大胆心细的,用扎巴过嘴的筷子,飞速把扣肉的皮剥下来,趁别人不注意,把光溜无皮的扣肉放回盘中;

有的为了吃上自己喜欢的菜,筷子翻越千山万水,只差没有把它从别人碗里扒拉出来;

更有人挑起一块略带油腻的肉,掂掂之后放下,再捡起一块,细细打量,再掂掂再放下,最后才选得比较中意的一块,夹起来送入口之后,还要把筷子横在嘴里吮一下;

更有甚者,甚至拿起筷子,敲着碗沿,唱起了歌;一边说话,一边把口水喷在某一盘菜上,让大家瞬间停筷……

其实这不仅仅是关乎饮食卫生的问题,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餐桌行为,严重影响个人形象。

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,对饮食的态度和用餐习惯,可以真实反映一个人背后的家庭文化和个人的修养品位。

用世界顶级礼仪大师威廉·汉森的话来说,就是“善于观察的人,只用一顿饭的功夫,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样、你的教育背景如何。”

饮食礼仪是人生重要的必修课。“小餐桌,大社会”,孩子终将是要走向社会的,与其等到将来社会来教训他,摔打他,不如趁早教育他,培养他,练就他形成好德行、好习惯。

话说唐玄宗和太子(唐肃宗)一起用膳,唐玄宗叫太子把熟羊腿切好。太子切好羊腿后,用饼把手上的羊油擦掉了,并把饼吃了。看到这一幕,唐玄宗转怒为喜,就认定他是一个合格的皇位继承人。

用“吃饭”来表达感情,连结人与人的关系,是饮食礼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素有“礼仪之邦”美誉的中国,自古至今都极其注重餐桌礼仪文化。

从帝王将相到达官显贵,从归隐的士人至布衣平民,都十分讲究饮食的礼仪,玉盘珍馐,饕餮美味,上品佳肴,粗茶淡饭,都蒙上了一层厚重的文化色彩,可谓是博大精深。

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”,饮食首先是满足了国人的生存需求,一方面是讲究以礼待人,另一方面饮食礼俗也是表示对食物的尊敬。

《论语》、《礼记》中有不少篇目,都记载上至天子,下至庶民的饮食礼则。既包括入座、就餐礼仪,包括饮酒、喝茶礼仪。

试问,如果让你穿越回到古代,你能hold住那般繁缛复杂的餐桌礼仪吗?

(二)

作为家长,用得体的礼仪来弘扬传承餐桌礼仪文化,再以身作则,潜移默化,教给孩子用餐礼仪,刻不容缓。

《礼记·曲礼》载:“共食不饱,共饭不择手,毋搏饭,毋放饭,毋流歌,毋咤食,毋啮骨。毋反鱼肉,毋投与狗骨。毋固获,毋扬饭,饭黍毋以箸,毋捉羹,毋刺齿。客絮羹,主人辞不能烹。客歉醢,主人辞以篓。濡肉齿决,于内不齿决。毋嘬炙。卒食,客自前跪,撤饭齐以授相者,主人兴辞于客,然后客坐。”

就餐礼仪包括宴请之礼、入席之礼、用餐之礼。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,很多繁琐的用餐礼仪被淘汰、被简化了,但是餐桌礼仪如今仍然适用。现在就孩子的用餐来说说吧。

用饭过程中的礼仪可谓是整个用餐礼仪的重头戏了,有一套完整且繁杂的程序。我们就跟孩子一起来学学吧。

餐前准备

1. 饭前洗手,让孩子帮着摆放碗筷、端菜。

2. 让孩子邀请长辈用餐,请长辈先入座,并先给长辈盛饭、夹菜(用公共筷),让长辈先吃。家长平时就要做好示范。

3. 盛饭必须先在锅里把饭打松,盛饭宁浅勿满,不能一次盛的高出碗口,不能有团团块块。吃完再添。

4. 长辈还未动筷之前,晚辈不应自顾自地先吃起来。每上来一道菜时,请他们先动筷子,以示尊重。

5. 在家长把碗递给孩子时,孩子应双手把碗接过来,表示对长辈的尊敬。

入座礼仪

1. 先请客人入座上席,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,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。

2. 入座后不要动筷子,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,也不要起身走动。

3. 规范坐姿。餐桌上要让孩子身体坐正坐直,保持挺拔的姿势。这样不仅好看,也有利于儿童消化。

4. 进餐讲究“食不语”。进餐时忌边吃饭,边长时间高谈阔论或者大笑,因为这样很容易呛着,还影响他人进餐。更不能边嚼着食物,边对着他人说话,应该先咽下口中食物,再说话回应。

5. 别人谈话的时候不要打断;请别人帮忙要客气。

6. 就餐当中,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或大人打招呼。若要离开座位,应该要给大家打声招呼;先行离开餐桌,要经过家长同意。

就餐学问

1. 中餐。

饭碗要端起,一手把碗一手拿餐具,不低头用嘴靠着碗扒饭,手肘不要支放在桌面上,更不能把碗搁在桌上低头扒饭。

双腿放在桌子下面,双脚尽量并齐,不可跷足,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。

2. 西餐。

餐叉送嘴边,不为食物而折腰。双脚要平放,脱鞋或叉开双腿都很不礼貌;不翘腿,不抖脚。

3. 正确地使用筷子。

拿筷子的姿势要标准,位置要恰当,太高,过于无礼;太低,显得无知。如图。

图片

备注:该图片来自网络

筷子礼仪要记牢。

不要把筷子放在嘴里和舔筷;切忌用筷击碗,以筷当刀来挑拨食物;

手里的筷子,不可东指西点,忌讳以筷指人;

不要手握筷子在餐桌上乱寻,不要越过别人去夹菜,不要把筷子插在饭菜上;

夹菜姿势要顺势,自然,要尽量夹靠近自己面前的菜,切记目光老盯着菜,做翻、挑、“釜底抽薪”等动作;

不要拿筷子或刀叉指着别人或用来玩耍打架,不要到别人餐盘中拿取食物;

不要把夹出来的食物再放回去,不要把咬过的肉菜又放回盘中;

不能用端碗的左手中指把筷子夹在碗底去舀汤。

吃完后筷子不能搁在碗上,因为这是饭还没吃完的表示;主人即使自己吃饱了,最好不要随即架筷,不要先停筷,一定要等客人吃完,主人方可停下用餐。

4. 不要专门占据食物。

不浪费食物,吃多少盛多少,一次不宜夹得太多,吃完再取。

切忌挑自己喜欢吃的菜而在盘中翻来翻去,甚至将自己喜欢的菜从盘中全部调走,而把不好吃的留给别人;

不要上下扬热饭、调和羹汤,使其变凉。

5. 尽可能不要发出声音。

用餐时,不要鼓着腮帮子吃饭,轻闭嘴唇、细嚼慢咽才是最好的吃相。

吃稀饭不建议用筷子,但也不提倡直接用手抓,最好用汤匙喂送;

喝汤的时候不要用嘴吸,不要猛饮汤汁并像流水一样发出声响。

咀嚼时不要吧唧嘴,发出难听的声音,以免影响在场的其他客人的食欲。

6. 不消极评价食物。

不抱怨别人辛苦为你准备的饭菜不合口味,不要说任何没有礼貌的评论。

7. 不当众做不文雅的行为

学会把食物分成一小口一小口吃,不撕咬、不要刻意去啃骨头,不要把咬过的骨头直接扔在地上或者喂狗;

吐出的鱼刺、骨头、菜渣,用筷子或纸巾接出来,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;

进餐时不要打嗝,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,如果出现打喷嚏等不由自主的声响,就表示歉意,咳嗽、打喷嚏应单手掩嘴朝向无人的一边;

不要当众剔牙齿,一定要剔牙和抠鼻,要用餐巾纸或手挡住,

8. 不要一边吃饭一边干别的事情。

吃饭时不可以玩玩具、看电视、玩手机,爸爸妈妈也要以身作则。

9. 饮酒礼仪

孩子不喝酒,可以适当喝些饮料。饮酒要懂节制,不可过量,更不强人饮酒。

别人敬酒时,我们应该停下筷子举杯回应,微微点头以示敬意。尤其是与尊长、嘉宾碰杯,自己的杯口饮略低于对方的杯口。

10. 劝食有礼

主人若要主动劝食,建议点到为止,不可对客人行“强让”之礼。

主动为客人夹菜舀汤,一定要用公筷公勺,讲卫生又有礼貌。

作为客人,面对一桌子菜肴,不好吃或不合自己的口味,出于礼貌,多少也要夹取一些,不能一口不吃。吃鱼不能翻身,菜碗不能随意搬动。

如果遇到主人为自己夹菜,正好又是你不喜欢吃的,也不要当场拒绝,应该有礼貌地先接受下来,并表示感谢,然后象征性地吃上几口。如果实在吃不完,也没关系,把不吃的菜,放在餐盘边上就可以了,不算失礼。

11. 餐盘、餐巾的使用

就餐前,服务生递送过来的湿毛巾,用来擦手的,不可以替代毛巾来擦脸、擦脖子或擦汗。

餐巾是用来擦拭嘴角或以防不小心汤汁滴在衣服上起遮挡作用的,同样不可以替代毛巾来擦脸、擦脖子或擦汗。

夹菜盛汤时,一次不能弄太多,学会使用盛放食物残渣的盘子,食物残渣不能直接吐在台布或地上。

12. 教育孩子多用敬语,如“请”和“谢谢”

引导孩子向他人要求什么东西(比如够不着桌上的食物)需要用礼貌用语,当有人递菜给孩子时,微笑道谢。

喝酒助兴,家长可鼓励儿童用饮料或白开水向长辈敬酒,并说些诸如“新年快乐,身体健康”等的祝酒辞。13. 如果家里有人患咳嗽或轻微感冒,则在此人面前放上一双“公筷”还会添上一小碗汤。准病人自会一连数天用“公筷”夹菜,在小碗里喝汤,直至身体痊愈为止。

餐后礼仪

.吃完该做什么?

1. 如果孩子先吃好饭,应起身对大家说,“我已经吃好了,大家请慢用”,然后再离开餐桌。

2. 饭后对准备食物的人表示感谢,向准备食物的人表示感谢,这不仅仅是礼貌,还是感恩。

3. 饭后帮助清理餐桌、收拾碗筷或者帮助洗碗。这也是一项基本的礼仪。

4. 到他人家里做客,切忌未经主人允许,打开电视和音响,吃零食,乱翻玩具,跟小朋友打闹;忌私自进入私人领域,翻找物件。

5. 做客告别,要有礼貌,不能顺手牵羊,带走自己喜好的物品。

人无德不立,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。《大学》云:“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” 做人要明白先后次第,好习惯益终生。

在用餐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动作,都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。好的餐桌礼仪会让孩子从小就讨人喜欢,长大后进入社会也更受欢迎,而这些陪伴他们一生的好习惯,会在他们踏入社会后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
筷子礼仪要记牢。

不要把筷子放在嘴里和舔筷。

切忌用筷击碗,以筷当刀来挑拨食物。

手里的筷子,不可东指西点,忌讳以筷指人。

不要手握筷子在餐桌上乱寻,不要越过别人去夹菜。

不要把筷子插在饭菜上。

夹菜姿势要顺势,自然,要尽量夹靠近自己面前的菜,切记目光老盯着菜,做翻、挑、“釜底抽薪”等动作。

不要拿筷子或刀叉指着别人或用来玩耍打架,不要到别人餐盘中拿取食物。

不要把夹出来的食物再放回去,不要把咬过的肉菜又放回盘中。

不能用端碗的左手中指把筷子夹在碗底去舀汤。

吃完后筷子不能搁在碗上,因为这是饭还没吃完的表示;主人即使自己吃饱了,最好不要随即架筷,不要先停筷,一定要等客人吃完,主人方可停下用餐。

4.不要专门占据食物。

不浪费食物,吃多少盛多少,一次不宜夹得太多,吃完再取。

切忌挑自己喜欢吃的菜而在盘中翻来翻去,甚至将自己喜欢的菜从盘中全部调走,而把不好吃的留给别人。

不要上下扬热饭、调和羹汤,使其变凉。

5. 尽可能不要发出声音。

用餐时,不要鼓着腮帮子吃饭,轻闭嘴唇、细嚼慢咽才是最好的吃相。

吃稀饭不建议用筷子,但也不提倡直接用手抓,最好用汤匙喂送。

喝汤的时候不要用嘴吸,不要猛饮汤汁并像流水一样发出声响。

咀嚼时不要吧唧嘴,发出难听的声音,以免影响在场的其他客人的食欲。

6.不消极评价食物。

不抱怨别人辛苦为你准备的饭菜不合口味,不要说任何没有礼貌的评论。

7.不当众做不文雅的行为

学会把食物分成一小口一小口吃,不撕咬、不要刻意去啃骨头,不要把咬过的骨头直接扔在地上或者喂狗。

吐出的鱼刺、骨头、菜渣,用筷子或纸巾接出来,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。

进餐时不要打嗝,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,如果出现打喷嚏等不由自主的声响,就表示歉意,咳嗽、打喷嚏应单手掩嘴朝向无人的一边。

不要当众剔牙齿,一定要剔牙和抠鼻,要用餐巾纸或手挡住。

8.不要一边吃饭一边干别的事情。

吃饭时不可以玩玩具、看电视、玩手机,爸爸妈妈也要以身作则。

9.饮酒礼仪

孩子不喝酒,可以适当喝些饮料。饮酒要懂节制,不可过量,更不强人饮酒。

别人敬酒时,我们应该停下筷子举杯回应,微微点头以示敬意。尤其是与尊长、嘉宾碰杯,自己的杯口饮略低于对方的杯口。

10.劝食有礼

主人若要主动劝食,建议点到为止,不可对客人行“强让”之礼。

主动为客人夹菜舀汤,一定要用公筷公勺,讲卫生又有礼貌。

作为客人,面对一桌子菜肴,不好吃或不合自己的口味,出于礼貌,多少也要夹取一些,不能一口不吃。吃鱼不能翻身,菜碗不能随意搬动。

如果遇到主人为自己夹菜,正好又是你不喜欢吃的,也不要当场拒绝,应该有礼貌地先接受下来,并表示感谢,然后象征性地吃上几口。如果实在吃不完,也没关系,把不吃的菜,放在餐盘边上就可以了,不算失礼。

11.餐盘、餐巾的使用

就餐前,服务生递送过来的湿毛巾,用来擦手的,不可以替代毛巾来擦脸、擦脖子或擦汗。

餐巾是用来擦拭嘴角或以防不小心汤汁滴在衣服上起遮挡作用的,同样不可以替代毛巾来擦脸、擦脖子或擦汗。

夹菜盛汤时,一次不能弄太多,学会使用盛放食物残渣的盘子,食物残渣不能直接吐在台布或地上。

12.教育孩子多用敬语,如“请”和“谢谢”

引导孩子向他人要求什么东西(比如够不着桌上的食物)需要用礼貌用语,当有人递菜给孩子时,微笑道谢。

喝酒助兴,家长可鼓励儿童用饮料或白开水向长辈敬酒,并说些诸如“新年快乐,身体健康”等的祝酒辞。

13. 如果家里有人患咳嗽或轻微感冒,则在此人面前放上一双“公筷”还会添上一小碗汤。准病人自会一连数天用“公筷”夹菜,在小碗里喝汤,直至身体痊愈为止。

餐后礼仪

.吃完该做什么?

1.如果孩子先吃好饭,应起身对大家说,“我已经吃好了,大家请慢用”,然后再离开餐桌。

2.饭后对准备食物的人表示感谢,向准备食物的人表示感谢,这不仅仅是礼貌,还是感恩。

3.饭后帮助清理餐桌、收拾碗筷或者帮助洗碗。这也是一项基本的礼仪。

4.到他人家里做客,切忌未经主人允许,打开电视和音响,吃零食,乱翻玩具,跟小朋友打闹;忌私自进入私人领域,翻找物件。

5.做客告别,要有礼貌,不能顺手牵羊,带走自己喜好的物品。

人无德不立,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。《大学》云:“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” 做人要明白先后次第,好习惯益终生。

在用餐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动作,都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。好的餐桌礼仪会让孩子从小就讨人喜欢,长大后进入社会也更受欢迎,而这些陪伴他们一生的好习惯,会在他们踏入社会后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

Powered by 世纪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